English

向着一流专科医院迈进

——记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2000-01-25 来源:光明日报 徐娟 英勇 我有话说

引子

粤东山川秀丽之地有一条龙脉,汕头大学就坐落在龙之首。

80年代初,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本着“造福潮汕人民”的愿望,斥巨资兴办了这所大学。

1987年,在校园的西南部,建起了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1998年,精神卫生中心成为汕头大学的重点学科,并设立了硕士研究生授予点。

……

别开生面的精神卫生中心

跨进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大门,就像进入了一座公园。跨过屏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美丽的小花园:花、树、草坪,秀美悦目。花园四周游廊画栋,四个角上是四座平房式的病房。病房四周,栽种着四季常青的凤尾竹、芒果树、夜来香……。病人们在院子里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有的在清扫庭院,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聊天,所有的病人都穿着自己常穿的、爱穿的衣服,医生、护士、工作人员也都不穿白大褂,一身家常打扮,外来人员乍一看,还真认不出谁是病人,谁是医护人员。

俗话说:气大伤身,病从气生。患精神病的人,除了家庭遗传外,很多是因为精神受到巨大创伤引起的,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病。对这种特殊疾病的治疗,光靠药物是不行的。费孝通教授曾指出,以前的医生只对疾病有兴趣,见病不见人,把病同患者分开了。这正是以往医疗实践的一大缺点。

要感谢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是他兴建了这所新型的精神病医院,并对精神卫生中心的成长予以极大地关怀和支持。还要感谢著名精神病学家伍正谊教授,是他生前一再呼吁,要尊重精神病患者的人权,要把精神病人作为人来治疗。在他担任汕头大学副校长、汕头大学医学院院长期间,废除了对精神病患者的约束,实行适当的开放管理,在治疗当中,科学地将病与人结合在一起,视患者为亲人。汕大精神卫生中心正是在这种崭新的医患模式的背景下,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精神科医护人员,受到了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欢迎和爱戴。

至今,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仍在坚持不懈地执行着伍教授生前的嘱托,并在实践中丰富着伍教授的理论。

人们看到,在工作娱乐治疗室,摆放着病人们各种各样的手工小制作:有泥塑的十二生肖,有可爱的布娃娃,有用塑料制品拼接的贺年卡,还有病人的书法及绘画作品。汕头大学美术系的教师和学生们经常来这里为病人上课。卫生中心的郭沈昌教授告诉我们,他也经常坐在病人中间,恭恭敬敬地听课,学画画。

这里的医生工作态度十分认真,他们为每个病人设制的病历档案都像一本本厚厚的书。有一位女病人,是1987年精神卫生中心建立时第一批入院的“元老”,她的病历至今保存完好,翻看这样的病历,不仅是一种历史的回顾,而且教人懂得什么是爱心。一笔一画的娟秀字体,从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记起,一直写到感知活动、思维活动、记忆力、情感思维等等细微之处。医护人员的良苦用心及科学态度,清楚地体现在字里行间。

不要以为这安适之地只是轻病人的疗养之处,相反,很多病人都是在发狂之时被送来的,几乎每个人来的时候,都是由四五个亲人护送入院的。而如今,他们都享受着周到的治疗和护理。

“全人治疗”——打破旧的生物医学模式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工业化、都市化,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也日趋激烈,从而导致了精神病人发病率和患病率增长。医学专家预言,精神科将成为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并列的第五大医学学科。

尽管精神病药物的发明,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医学成就之一——1949年,有了控制躁狂抑郁症的锂,50年代又研制出治疗精神分裂的氯丙嗪,但是,我国患有精神病的人,仍占全国人口的11‰-12‰。据分析,这其中一部分属于遗传因素,但大量的是心因性精神病,也就是外界因素导致的精神病。

从20世纪初叶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到后来的《生存技巧》、《建构生活》、《精神病院之旅》,所有的这些经典之作都为人类揭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治疗人脑的疾病,并非仰仗药物就能一次性解决问题。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本着对精神病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施用药物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理治疗和综合性工作娱乐治疗。

他们在实践中把医生、护士、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工娱治疗者几方面治疗结合起来。他们不是就病治病,而是先通过社会工作者调查清楚病人得病的社会心理因素,找出其中的病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他们还采取了三种心理治疗方式,即集体治疗、个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精神病人毕竟不同于常人,他们都有严重的精神创伤,经不起常人所能接受的刺激,承受能力相当脆弱,所以他们第一次治疗时,只做记录,让老病人现身说法劝导新病人;第二次,医生才对病人的病情作简单分析;第三次,医生们针对病人的病情开始宣讲一些心理卫生知识;第四次,才针锋相对地开始全方位治疗。

在这里,一切都是“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尊重病人人格。为了治病,医务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诚心诚意地同患者交朋友,医患者的感情深了,关系密切了,便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既治病,更重要的是治“人”的医疗方法,在精神科尤显重要。这种方法,被称为“全人治疗”。

精神卫生中心的朱少毅医生收治过一个被人强暴过的女病人,任凭怎样服药均未见好转,后来,与病人聊天,得知她由于不甘受辱,多次告发而无人敢于替她主持公道,因为她要揭露的是村治保主任的侄子。一个弱女子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变得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最后终于导致精神失常,老实巴交的丈夫没办法,只好把她送到潮汕籍的朱医生这里来治疗。朱医生了解病因之后,非常重视,告诉他们应该怎样请律师,应该从哪方面入手才能打赢这场官司。后来,他们家按照朱医生的方法做了,终于讨回了公道。这位病人得知后,神志立即就清醒了,现在,她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再也没有犯过病。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懂得精神病人的护理和治疗,一旦出现不测风云,精神病人的家属往往要经过三步曲:一是求神拜佛;二是求亲戚朋友到综合医院找熟人看病;第三步,实在没办法了,才到精神科找专业大夫看病,每每拖到这时候,钱花得差不多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也错过了。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大夫们深为这种状况而担心。据他们了解,我国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率只占9.6%,很多精神病医院由于经营管理不佳,病房的入住率只有50%到60%左右,而社会上被老百姓称为“疯子”和“神经病”的人,又得不到起码的保护,他们往往浪迹街头,成为人们歧视、嘲弄的对象。

在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刻,人类已经掌握了强大的物质手段,而唯独对自己的精神家园缺乏关照。故我国当代著名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学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安定医院院长陈学诗教授,在参观了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后感慨地说:“中国精神医学临床管理落后于国际水平,直到80年代由国内著名学者伍正谊教授率先在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实现‘四化’,从而提高了精神病临床管理水平,此‘四化’模式,非常值得在国内精神病机构推广,使全国精神病临床管理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很多国内的同行在亲眼目睹了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创新管理模式之后,都深深感到:这里既治病又治人的“全人治疗”,体现了21世纪我国精神病医院发展的方向。

让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

精神病人因长期住院,生活单调,会导致生活兴趣缺乏,社会能力减退,甚至生活懒散,精神退缩,即所谓“住院退缩综合症”。因此,目前国内外精神卫生组织和有关专家都提倡让病人走出医院,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从1993年起,汕大精神卫生中心作为汕头市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技术指导单位,直接参与社区防治工作,在社区设立精神病人康复点,指导精神病人实施具体治疗措施,并于1994年启动精神残疾病人的“奉献行动”,对经济困难的精神病人实施减费或免费治疗。6年如一日,在洪晓虹、林勇强等医护人员的辛勤努力下,社区康复点从最初的4个发展到22个,参加康复人次从1993年的260人次发展到1999年的7072人次。

精神病人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回家后的调养亦很重要。为了扩大和巩固康复的效果,方便病人就医,汕大精神卫生中心在20多个康复点建立了一个较为健全的社区精神病随防网站,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社区——家庭康复模式,积极开展义诊,实行送医送药下乡,使数以千计的精神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使得精神病人年复发率由45%降至20%以下,稳定缓解率超过80%,社会参与率达到70%,既减轻了病者的痛苦,又大大减轻了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更维护了当地的社会治疗秩序。比如,中心曾了解到汕头市达濠区有一位叫郑楚音的女病人,因无力就医,5年来被禁锢在一个不足2平方米的简易棚内,漫漫岁月,过着非人的生活。中心闻知后,主动为她“解锁”治疗(接到中心免费治疗),使其精神分裂症、重度贫血和重度营养不良等病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心理卫生——生活哲学教科书

长年与精神病患者打交道的医生,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医生。当别人对精神病人惊恐、嫌弃、无可奈何的时候,他们却要勇敢地迎上去。况且,精神病患者肇事后不负法律责任。在精神卫生中心郭沈昌教授的剪报里,至今还保存着1997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该报几乎用半个版的篇幅,报道了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医生许荣广的事迹。一个医务工作者,自觉自愿地去当精神科医生,却死于自己曾经救治过的病人之手。1998年,牺牲后的许荣广被授予“伍正谊——林秉衡精神医学基金奖”。这项基金就设立在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伍正谊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而这个基金后来又不断扩大,很多有威望的精神医学专家都捐了款,如陈学诗、杨德森、郭沈昌等教授。《人民日报》配发的评论中,呼吁全社会多关心那些虽然重要,却很少为人注意到的“特殊行业”的人们。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活跃着一支能很好地把握医患关系的心理医生。他们大多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的刘少文博士和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的许崇涛博士,就是新一代专攻精神卫生学的专家的代表。他们在“科教兴医”、“科教兴院”的过程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性格开朗,思想解放,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终日在精神病患者当中忙前忙后却毫无怨言。

正因为有了这样好的医生,所以在汕大精神卫生中心,病人的人权受到了尊重。当形形色色的病人,或躁狂或抑郁,或滔滔不绝或一言不发的时候,医护人员沉着从容地对待,充满了科学工作者的睿智和超脱。他们深知这些患者的可怜:除了有明显遗传倾向外,很多是内原性的,他们大多是青壮年,还有不少是在读的大中专学生;他们的心理缺陷大多是由于小时候社会化过程不正常造成的——由于他们的前辈缺乏心理卫生知识,无意中给孩子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精神创伤。

第三病区住着一个19岁的小姑娘。她从小喜欢唱歌跳舞,在中学念书的时候,还当过校报的主编,语文、英语成绩都不错,但是偏科,妈妈为了让她打好各科基础,就自作主张让她留了一级,从此,她产生了逆反心理,成绩每况愈下,动不动就跟家长闹脾气。1999年,由于她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在家里摔盆砸碗,勉强入学后,在集体宿舍里闹得大家不得安宁,有时不爱听讲,上半截课就跑出去打球了。同学们只觉得她不正常,但未发觉她是病态,还是爸爸和叔叔强行哄骗着把她送到汕大精神卫生中心。在治疗8天后,我们看到了她,只见她梳着一条整齐的“马尾巴”辫,戴一副精致的学生眼镜,操一口很不错的普通话与我们对答如流,根本看不出半点病态。与她要好的几个小病友都是13岁至19岁的青少年,他们呼朋唤友,在操场上尽情玩乐,完全和正常人一样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可时下具有心理卫生知识的家长和老师们又有多少呢?还有多少男孩和女孩们在处理多种青春期问题时,因找不出合理的答案,长期处于恐惧、压抑和绝望状态,因为一时想不开而走向极端呢?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心理卫生问题,只不过有人会很快解脱,有人钻到牛角尖里,不可自拔,矛盾冲突到一定极限,就会形成病态。

最近,一本饮誉世界90年,在美国再版41次的《一颗找到自我的心》在我国出版了,作者比尔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一位精神病患者,发病时曾跳楼自杀被救活。他在书中以一个精神病人的亲身经历对一些世俗的做法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这本书使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心理学者胡寄南教授曾将此书译成中文,可惜的是,因战乱译稿遗失了。到了80年代,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的胡寄南教授念念不忘此书,欲重译,可到处找不到此书原版。只是后来他再次去美国,才找到了此书,复印了一本。回国后即第二次翻译,译成后交一出版社出版。哪知出版社粗心大意,又将此书译稿遗失。胡教授不久便含着满腹的遗憾和惆怅辞世。一本书和一个人的遭遇,恰恰说明心理卫生事业在我国曲折与艰窘的发展历程。如今,这本书终于在新千年得以面世了。这是可喜可贺的。

20世纪已经隐去,21世纪也已到来。尽管精神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方面迄今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精神卫生工作的现代化已迫在眉睫。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介绍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初衷。

先儒有言“心宽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与“身”密切相关。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均处在良好的状态的人。

培养健全的人格,预防心身疾病,是21世纪心理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正朝着“特色突出、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管理科学、医德高尚、服务周到”的一流专科医院迈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